猪肉松还是牛肉松好吃?
这俩玩意儿我没少吃,我也没少做。。。 先放结论,猪肉的酥香味更浓郁一些 = =「别问我为什么用图片说话」 因为最近家里做肉松都是用的五花肉。。。。 先说做法,两样东西的做法其实大同小异,都是把肉做成泥状然后烘干或者晾干去水分而制成的。 主要区别是,炒猪肉的时候如果火太大容易粘锅(会有一丢丢的焦苦味道),而且猪肉本身含水比较大,所以需要用多一点油来炒; 而制作牛肉松则不需要担心粘锅和水分的问题,因为牛肉本身就比较干,而且用植物油(花生油)炒菜的话会很香~ 所以从做菜的难度上来说,做猪肉松会比做牛肉松要麻烦一点。 接下来说味道,这个就见仁见智了。 我觉得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肉的品种带来的不一样的感觉。虽然都是熟成后的瘦猪肉或者瘦牛肉,不过由于猪肉的饱和脂肪相对牛肉来说更高,所以气味上就会有一股淡淡的奶油香味,而不是像牛一样,有着比较鲜明的油脂香气。 用句通俗点的话来讲,那就是吃肥肉吃的出来,但吃瘦肉并不会有油腻感(毕竟脂肪都溶到汤里了嘛~) 而用牛油炒制的牛肉,则会带有明显的牛油或者乳化的油脂的香气,闻着就觉得馋。 口味上的不同,也会带来口感上的差异,毕竟“鲜”字由“鱼”和“”组成——鱼肉的味道就是鲜味的极致体现了。所以说,鲜味的浓厚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啦~
最后补充一个知识: 并不是所有的肉类都可以做成肉松的! 比如羊肉,因为膻味重,就做不出好吃的肉松…… PS1. 做好的肉松可以晒起来,风干后更容易储存哦~(≧▽≦)/~
PS2. 小时候吃的肉松里面会有花生米或者芝麻粒什么的,现在想想应该是铺在饭上蒸透让口感更丰富…… 可是这样真的很棒啊~~
松,是将肉类切成丝与糖、酱油等调味料长时间熬制成的零食。松,是中国民间食品,早在清乾隆年间就已有制作并流传下来。由于它味美营养丰富,携带方便且能长久保存,所以很受人们的喜爱。松,可做为休闲食品,可做为礼品馈赠亲友,还可制作肉松饼、肉松夹馍等。肉松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还有特殊的风味,老少皆宜,在市场上十分畅销。
做好的肉松要趁热,用塑料袋密封,防止肉松冷却后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变质、发霉。若用来送人,可分别装在有真空包装密封的小塑料袋中,再用漂亮的包装,一定很受人欢迎呢!
肉松的做法其实不难,只要照着下面的步骤做,一定能做出松软、细滑、鲜美而弹牙的肉松。
做法:
1、猪肉/牛肉切成条(5公分长、筷子粗细)备用。加入料酒、老抽、生抽和白糖,放入锅中,加少许水(水量要少!),煮开,捞出沥干待用。
2、锅中另加少许油烧热,加入肉丝,用中火翻炒至干(一定要用铲子不断翻炒,否则容易糊锅),加入辣椒粉继续炒。
3、把火调成最小,加入少许黄酒继续翻炒。加入少许盐和鸡精调味,炒匀。用尽可能小的火不断地翻炒、将火尽可能地从锅底移到锅边,这样炒出来的肉松才会酥松,更易成丝。
4、最后加入少许芝麻油。
5、炒至肉丝呈纤维状如棉花丝即可,装在盘子里,自然冷却。(一定要用小火慢慢炒啊!)
6、冷却后,用擀面杖或勺子把肉松压碎。再用纱网过筛1-2遍,使肉松更加细腻,成品率更高。
7、将过筛后的肉松晾至干爽(我常用电扇对着肉松吹以加速干爽的过程),再重新过筛一次即可(如果肉松在晾干的过程中结块,可以用凉的小叉子叉着摔的方式将肉松打散,重新过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