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贷款利率高?
宣钶最佳答案 首先,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包括利率、货币供应量和资产负债管理。 其次,贷款基础利率是商业银行对其客户贷款报价的加点形成,由报价行自主报出,即各家报价行自己算出自己的资金成本、流动性成本和风险成本,然后加一起,得出每家银行的LPR目标利率,再根据这一利率进行贷款定价。其中,报价行包括大型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村信用社。 而LPR利率是由18家报价行联合报价,然后再计算得出的房贷利率基础的利率。 2013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改革存量浮动利率定价机制以来,除2014年11月首次下调基准利率并推出定向降准之外,2015年全年及2016年上半年,人民银行一直维持着基准利率不变。
随着降准降息周期开启,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初,存款利率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均出现历史最低值。 值得注意的是,在央行降准、降息过程中,往往伴随的是通胀走高。数据显示,2014年和2015年CPI涨幅分别达到10.1%和2.9%的峰值。这也是央行不得不通过加息来应对的情况。 所以可以看到,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箱中的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已经很少了,只有寥寥几个,而其中最为有效的可能就是存款利率。除了存款利率外,其他工具要么效果有限(如再贷款再投资),要么很难操作(如公开市场操作)。每当物价上涨时,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就只能上调存款利率。
原因一:中国有8.42亿劳动者,但是却只有1.55亿人办理了社保。社保是正规长期的养老制度,它的广泛实施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的基本度量单位。养老保险体系未全覆盖意味着大多数人不能获得稳定的现金流,而这恰恰又是传统银行贷款发放的核心要求。这意味着有绝大部分的劳动者没有资格使用利率低的传统贷款。
原因二:中国有约2511万家企业主体,4159万户个体工商户,这意味着1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创业者。创业者往往前期资金有限,需要持续投入资金,却很难取得资产作为抵押。没有稳定现金流(财务模型)且无法提供抵押,所以很难获得低利率的传统贷款。
原因三:目前银行有86%的贷款资金给到了大中型企业,而大中型企业只占了企业单位的3%。小微企业获得了少得可怜的14%的银行贷款,而小微企业却在中国经济中占比超过60%。
原因四:中国有604万个行政村,约2600万个自然村,2.75亿农户。这些农民缺乏规范的信用记录,很多地区缺乏银行网点。农民贷款难,他们无法获得传统低利率的银行贷款。
原因五:政府补贴的低利率资金往往被大中型企业占用,而更需要扶持的中小企业和农户反而缺乏政策性优惠资金的供给。比如中小企业缺乏风险补偿基金等资金支持;国家储备体系、农业补贴等政策性配套资金也缺少低利率资金的支持。
原因六:传统金融机构缺乏有效的渠道获得客户的真实信息,不能准确、及时的获知客户的经营和资产变化。对于缺乏有效信息的客户,传统金融机构通常选择惜贷或者风险溢价。
原因七:中国有10.38亿互联网用户,只有不到3千万个人的消费贷款。传统金融机构缺乏互联网手段,无法覆盖和有效管理海量且分布零散的互联网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