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火缺水吗?

巩丹云巩丹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是古代的哲学概念,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构成。它实际包括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以及相生相克的关系。 中医理论也是建立在“五行”基础之上的。五行与五脏(心肝脾肺肾)、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五味(酸苦甘辛咸)等有着对应关系,并以此构成了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水火既济”,“阴阳平衡”都是中医追求的健康状态。 如果身体出现不平衡的状况,可以通过食物来加以调节。因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构成的,人体也一样,体内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功能活动也都是这五个基本元素的运动变化体现出来的。因此通过调整饮食就可以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比如皮肤干痒的人,可以适当多吃一些“苦味”的食物;而心火旺盛的人(常有心烦气躁、失眠多梦的情况)可以适当多吃些“酸味”的食物。

当然,这种简单饮食方法只是一种简单的调理,不能当作治疗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人们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导致身体“阴盛阳衰”,“气滞血瘀”的情况比较多见。此时再吃过于“寒凉”的食物就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导致疾病的产生或者延长康复的时间。所以即使是夏季,也不宜吃过于冰凉的饮料和食物。

毋采凡毋采凡优质答主

火在五属中为赤色,其主炎上,有温热、上升、外向之性,通于夏气。其在人身有温养机体、推动血行、调控体温之功,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窍为舌。心、小肠、心包络均从火化。火者,炎上之物,故过旺或过急则有焚木焦土之威,其发于人生,每见壮热烦躁、面红目赤、心胸烦闷、口舌生疮、咽痛喉肿、吐衄衄血、血热红肿等证。

火宜升不宜降,宜散不宜收。调理心火须镇须清;调理心包火、小肠火须导须疏。佐以养阴清热、解毒消肿之品。配伍使用时,不宜使用咸寒滋腻之药,以防有“水生既旺”的后患。调理时,应注重心、小肠、三焦的协调,尤当重视心肾交济的原则,否则将顾此失彼。另外,调治心火时,食疗尤为重要。在治疗期间,应忌食辛辣炙?之品,同时,还应保持精神愉快,切忌暴怒狂喜。在调理时要审时度势,灵活掌握补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