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什么成语?

盛知雨盛知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目十行

【读 音】 yī mù shí xíng

【释 义】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出 处】宋·刘克庄《杂记六言》:“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明·李开先《精诚录·书谢御史》:“及在礼部,人有告归者,常从容问曰:‘汝归可安否乎?’其人亦逡巡答曰:‘惶恐安矣,惶恐谢也。’公目视而口诵,一目十行。”

【用 法】主谓式;作定语;形容阅读速度极快

【示 例】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8回:“谁知展熊这人,文武全才。他看那策论,一目十行,甚是高兴。”

【典 故】欧阳询是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他从小最爱书法,经常背着父兄偷偷练字。他写的字,常常被父兄当废纸卖掉。但他毫不气馁,而是以地上灰尘、雪地为纸,以树枝、木棍为笔,坚持刻苦习字。经过十年如一日的勤学苦练,他的字大有长进,并开始闻名遐迩。后来欧阳询当了太子率更令。那时候太子李治很喜欢文学,他看到欧阳询的字后很是羡慕,对欧阳询说:“你的字写得真好,能教教我吗?”欧阳询笑着说:“陛下要学写字,微臣理当效劳,只是恐怕陛下学不了。”李治一听急了忙问:“朕是天子,还有什么干不了的事吗?”欧阳询说:“这事很简单,我给陛下做个演示,如果能照我对的做,就可以了。”李治来了兴趣,忙要欧阳询当面教授。

欧阳询提笔在案上写了一个“永”字,问李治:“你知道这个字的笔划是怎么写出来的吗?” 李治一看傻眼了,忙说不知道。欧阳询说:“陛下还是先学好这个字再说吧,这‘永’字可是书法的典范呢。”李治一拍脑袋说:“朕懂了,朕学了。”欧阳询说:“那好,我念笔划,你照字写——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阵云、折如钢丝力千钧......”李治拿起笔,照着欧阳询教的笔划,一笔一划的练习起来。他照着欧阳询教的一笔一划的练习,写了20多次,才把一个“永”字写完。他一算时间,1个字写了半个多时辰,忙说:“不好,朕不是书法的料!” 欧阳询听罢哈哈大笑:“陛下您不是学不了书法,而是学不精书法,因为书法贵在用意,一日有一日的进步。想要学好书法除了笔力、笔锋的纯熟外,更要懂得用心去构思。”李治不解地问:“用意也能练出来,一日真会有一日的进步吗?”欧阳询说:“当然了。那我再给陛下演示一遍吧。”李治欣然应允。

欧阳询提笔蘸好墨汁,问李治:“你知道那废纸篓有多少字废掉了吗?”李治说:“得有几万字吧。”欧阳询说:“是啊,那我问你,现在你想拿它们来做一艘大船,你能做到吗?”李治一听又傻眼了,忙说办不到,欧阳询说:“为什么?” 李治说:“废纸篓的字太小,不可能做到。”欧阳询听罢拍拍手:“这回您明白了吧,这便是用意,你用功练几万字,与练几行字相比,用心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这就像看一本书,一目十行的读者,未必比不上一目一行的读者。”欧阳询顿了一下接着说:“用意很重要!而且随着用意的加深,你一定会一日有一日的进步。” “有道理!”李治连连点头。

李治虽没学成书法,但他深深知道,其实写好字,不如做好人重要。他用做人的道理去不断用意、精进自己,终于登上了大唐皇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