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积数如何计算?
“积数”一词可能不太常用,但是在银行业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会计核算科目。 所谓“积数”是指对某项资产或负债每天发生的数额进行累加的总和。 比如,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通常会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两个科目。它们分别用于反映银行所拥有的各种金融资产及其价值总和和所承担的各类金融负债及其总额。 而具体每一个资产或是负债项目下又包括许多子科目,如“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等,以及“应付票据”、“长期借款”、“实收资本”等等。这些科目的设置与总账一样,目的是方便分类汇总每日发生额并计算其总和。即每天把对应科目的借方发生额与贷方发生额相加,就是该科目的“积数”。然后再根据“积数”乘以相应的利率,就可以得到每日应计利息(或手续费)收入。最后将这些收入加总,就是单位时间内的利息(或手续费)收入总额——这就是“日收入”或“月收入”。
在资产负债的会计处理上,一般采用“余额递减法”,也就是在期末将各账户的余额减去与其相关的备抵账户后的净额记入会计分录并登记入账。这种处理方法下,虽然资产、负债的账户余额是不断变化的,但是每一会计期间的“积数”却是相同的,只要利率确定,每一会计期间按“积数”×利率计算的利息(或手续费)也就确定了。当然,为了准确反映各项业务收支情况,有时也需要对某些金融资产或负债账户进行重分类调整,使其所属的各细分账户的借贷方向与总体账户保持一致,从而便于正确计算其每日的“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