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字的五行属什么?
衍字五行到底属木还是属水呢,这个争论其实来源于《康熙字典》和现代字典的注解不同引起的,我们先来看看《康熙字典》是怎么注解这个衍字的。 《康熙字典》中,“衍”字的释意是这样的:“衍,水流浸溢。从水,行省声。亦作‘洋溢’、‘演漾’。” 所以,根据《康熙字典》的注解,“衍”字属于水字旁,与水和雨有关;另外,“衍”字的发音也属阳平,在音律上与“洋”“漾”“杳”等字相同或相近。据此,“衍”字应该属水无疑了。 但是,我们再来看看现在一般字典是如何解释这个“衍”字的。 现在一般字典都对“衍”字作了这样的解释(部分词典略有差别): “衍”字属汉字部首之一,简称“衍部”,多用于人名、地名等。[1][2] 从这个部首看来,毫无疑问“衍”字五行为土。但是,如果这样认为就完了,那么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我们再看一眼《康熙字典》中“衍”字的释义。《康熙字典》中,“衍”字除了有“衍部”之外,还有另一个义项: “衍,同‘餍’。” 所谓“餍”,其实就是吃饱之意。所以,“衍”字除表示人名、地名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含义——吃饱的样子。 这个意思的“衍”字,肯定不能属水了。因为“吃”这个行为与水没有关系。那么,它肯定就是属火了。
关于“衍”字,还有很多有趣的知识值得学习,例如: 明代著名文学家张岱就有一个“衍”字号,名叫“衍伯承”; 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柳亚子也有一个“衍”字号,名为“衍初”; 我国第一艘导弹驱逐舰被命名为“南昌舰”,而这个“南昌舰院”的首任院长竟也叫“衍波”; 明朝还出现过两个著名的太监李广和梁承祖,他们的“道号”都叫“衍忠”; 而清代则有“衍庆堂”这名字,是皇室用来纪年号的…… 这些有趣的文字故事,等待你去发现哦!
在古代,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已经非常流行,人们相信五行之气是构成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五种基本物质,金、木、火、水、土这五大类基本物质的运行,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生成和变化的根基和动力。五行学说认为万事万物的持续发展与变化,实际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大类基本物质的正常运行。而万物之所以有五种不同的属性,都是由“五材”运行的规律所决定的。
按照这种理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本物质因素,宇宙万物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五材”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相生是指甲生乙、乙生丙、丙生丁、丁生戊、戊生甲,相克则指甲克乙、乙克丙、丙克丁、丁克戊、戊克甲。
古代汉字的构成受到这种五行相生相克关系的影响,因此出现了五种类型的汉字。五种类型的汉字分别是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以及一种已经基本消失的假借字。假借字是汉字形成早期一种特殊的造字方式,当时的汉字字数很少,人们为了表达某种意义,就借用同声或同音的汉字来指代这种意义,这种汉字就是假借字。假借字已经大量地消失,存活下来的假借字已经变成了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或形声字。现代汉字中仍以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为基本构成型式。
象形字就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是对万事万物之象的描摹,如同把万事万物之象浓缩在汉字中。这种字直接描摹出事物的轮廓,使得表示该事物的字形与该事物本身具有相似性。象形是最基本的构字方法,“日、月、鱼、羊、车、鸟、舟、刀、刃”等都是象形字。
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为表达事物的特征或变化,用指示性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指示符号构成的文字,指事字不直接描绘事物形象,而是用象征、示意的方法来造字。“刃”字是在“刀”字的刀锋处加一指示性的点,表示这里是刀刃所在的部位,也就是刀锋;“末”字也类似,在木(树)字的末端加一指示性的点,表示这里是树梢所在部位;其他指事字如“本、中、下、上、三、八”等,也都是用指示符号造的字。有的指事字纯粹是用指示符号组合而成的,如“一、二、三、目、重、炎”等字。这些字的字形与所表示的意义之间只有约定俗成的关系。
会意字,就是“比类合谊,以见指意”,它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件,把它们的意义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如“日”为太阳,“一”为数字一,“旦”字由“日”(太阳)和“一”(地平线)两构件组合而成,表示太阳升出地平线,天已破晓之意,即为“旦”字。“采”字,“手”字在“树”字之上表示用手摘取树上的物品,即为“采”字。还有“从、休、比、牧、逐”等也都是会意字。这种字通常都具有明显的形象性,所以,虽然每个会意字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构成的,但却不能机械地进行字义的相加。比如“众”字是“人人人”三个字构成的,但“众”字的意思并非“人+人+人”而是“多”的意思。
形声字是“以事为名,取譬相成”,这类字由表示字义类属的构件和表示字音的构件组成,由声符和义符拼合而成,又称音义字。比如“鸽”字,它的意思是由“鸟”字所表示的,这一点可以从“鸭、隼、鹊”等“鸟”字旁的字一眼就看出,但“鸽”字是由“合”字加上“鸟”字旁而成的,这一点又从“鹊、鸶”等字可以看出。形声字既有表音构件,又有表意构件,既有“声”义又有“形”义。因此,由500个左右的象形字、指事字以及会意字作为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