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五行是什么意思?
古代中国将天下分为若干行政区,称为“州”;州以下设“府(行政中心)”“县”,有些特殊的地区或部落会设置特殊机构进行直接管理。在秦朝以前,各个地区都各自有自己的风俗、方言和文化传统,所以行政区划的划分依据的是地域上的原则。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建立了郡县制,但秦朝时除了设置中原各国的郡外,还设置了巴蜀郡、汉中郡等“边郡”,这些边郡的设定是以地理为原则的——秦军能够逐鹿中原是因为拥有了巴蜀这个战略大后方和关中平原作为基地,故而将巴蜀与关中一起设为郡来管理。
但这种按地理原则划分的行政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根据政治形势做出相应调整——“汉兴,除秦苛政,约法省刑,轻徭薄赋,官民渐富。至武帝即位,益金帛赐吏;匈奴单于来朝;西域初通,汉遣使者分访条支,皆前史所未记。夫蛮夷戎狄者,近而中国之大患也。天子常能尽下力,以诛伐而安抚之。”(《史记》)汉朝建立后为了应对日益强盛的匈奴开始设立北部和西部地区边疆郡。这种边界地区的郡县和中原地区的郡县是不同的,它是由汉代中央政府直接任命官员进行管理,所征收的赋税也不用解送京师,而是留作地方使用。
到了东汉时期,光武帝认为汉初设置的郡太多而进行了裁减,并将西北和东北的边境设了十二部属国都尉进行管辖——这基本上算是羁縻制度的前身了。曹魏代汉之后基本维持了东汉的疆域,同样设立了十二部属国都尉,并且派中央政府官员到诸部宣慰指挥。东晋十六国时,北方战乱不休,南方相对稳定,因此朝廷在南方的荆、扬等地区设立州府,同时废除十二部属国都尉,但在交州等州的一些郡县却保留了属国的名称。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罢州府,改行郡县制。但在交州等地保留了一些州府的建制,并设置总管进行统领。唐承隋制,又在一些边疆地区设立了节度使,但总的说来唐朝还是在继承汉武旧例,尽量采用内地的体制来管理边疆地区。
宋朝建立后考虑到藩镇割据的教训,对地方军政大权都加以限制,因而采取了州管军的体制,同时又用厢禁军取代了汉唐以来的重兵守边的方针。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地方军阀坐大,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边境部队长期驻守导致军队素质下降。
元朝建立后放弃了唐宋时期的常规军事,实行蒙古骑兵的常备军制度。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按照地理划分的行政区域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军事要求,因而出现了“行省”这一行政区。不过这个时候“行省”的概念还没有固定,经常变化,而且并不是完全按照地理概念来划分的。
明朝继承了元朝的行省建制,但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地方势力。同时在西南地区设立了贵州布政司,湖广行省分设湖北道、湖南道,广东布政司下设广州府与肇庆府,以应对当地少数民族的叛乱,加强当地统治。
乾隆皇帝平定准噶尔部后,确认了新疆属于我国的固有领土,为了巩固清朝对新疆的统治,在清初驻防将军的基础上设立了伊犁将军,全权负责新疆的军事、政洽事务,并首次在新疆建立了行省——这是历史上新疆行省的最初雏形。到了晚清时期,新疆巡抚兼任伊犁将军,新疆正式列入大清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