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商誉怎么算?

龙淡龙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商誉实际上是一种无形资产,但是与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不同的是,其不具有可确认性(即无法单独确认为一项资产),所以会计上才将其归类为递延资产,并在超过一个会计期间时进行摊销处理。同时,由于商誉的取得往往依赖于整个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因此它与有形资产的计量基础——实际成本——是不同的,会计上一般采用成本法确定其初始入账价值。 至于商誉的具体计算方法,会计准则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仅指出应当综合考虑导致商誉形成的各项因素,加以合理估算。

考虑到不同企业的商誉往往具有较大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可能来自于多种原因,所以很难制定出一套通用的计算程序。不过,若以谨慎的原则来对待商誉的确认和计量问题,则可以遵循以下步骤进行:

1.评估被购买方的投资价值;

2.考虑有关交易费用(如佣金、手续费等)及其他相关税费;

3.将上述两项相抵后,所得数额即为商誉的初步账面价值。 在初步估测了商誉的账面价值后,接下来就必须对其实施进一步的确认和计量,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察并购是否形成企业集团;

二.划分商誉和各单项资产的价值;

三.判断各单项资产的价值是否经充分评估;

四.复核相关交易是否实际发生并符合原则;

五.检查账务处理的准确性。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企业内部审计和财务审计的重点在于核实日常会计处理的合理性,但商业推理在认定并购交易中产生的商誉金额方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如果交易的双方存在“协商交易”的情况,则更需要在合理的商务基础上推导商誉的金额。否则,就可能导致会计估计或判断失误,使账面上反映的商誉价值偏离真实状况。

仲刘军仲刘军优质答主

商誉是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超过正常报酬率部分的所得,商誉具体数额的确定较复杂且带有较大的估计性。商誉价值的确认和计量历来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议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计算商誉价值的具体方法上形成了成本法、割差法、许可费节省法和超额收益法,这几种方法都是商誉价值计量的基本方法。

割差法,又称为购买价格法,是指购买企业在发生兼并行为时以支付价款超过被购买企业显性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的方法。这是准则所规定的商誉入账价值确定的方法,具有广泛适用性。

许可费节省法,是指将购买企业购买商誉(或无形资产)而需要向出售方支付的费用作为商誉价值的一种方法。它仅适用于自创商誉转让或许可他人使用的情况。

超额收益法,是指采用适当的折旧率将取得商誉后所产生的预期超额收益折现为现值之和从而确定商誉价值的方法。它适用于自创商誉的评估。实务界多从可辨认净资产的未来盈利能力的角度对商誉价值进行计量和披露,通过预测企业未来获利能力来获得商誉的超额收益,进而计算出商誉的价值。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