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性是指什么?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古人根据物体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形态变化和周期规律,将事物大致分为五大类,分别对应五行中的某一行。 由于五行学说长期占据着中国古代哲学的地位,所以它被应用的范围极广。中医用五行解释生理现象和病理病症,算命占卜用五行推算人生运势,建筑风水用五行指导布局装饰……可以说,五行渗透到古代中国的方方面面。
五行之中,除了土外的其他四行,都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周期循环关系。 金生水,因为金主封藏,可生沉伏之水; 水生木,因为水向下降,而木向上升,二者有上下升降之义; 木生火,是因为木性温暖,可以滋生燃烧之物; 火生土,因为火灼热,需要土来承载; 金克木,因为是黄金克制木材; 木克土,因为树木生长需要土的滋养,但土壤太多又会使树木枯萎,正所谓“木盛土虚”; 土克水,因为土爱积水成沼泽,而水则往低处流; 水克火,因为水火不相容,水可以熄灭火热之极; 火克金,因为高温可以使金属熔化。 还有五行相生的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的每一个元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五行的属性是从五种自然现象的功能和特性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它反映和解释着宇宙万物的形成、发展、变化,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用以论述人体脏腑组织功能、形质及其相互关系的中心内容。
木曰曲直:即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比如,把肝的体阴而用阳,主疏泄,条达畅快,喜调达而不喜抑郁闭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用条达之木来形容。
火曰炎上:即有温热、升腾等特性。比如,把心主温通,阳热在上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用炎上之火来形容。
土曰稼穑:“稼”即种植谷物,“穑”即收获谷物。泛指植物的生长和收成,因有培育、生化、受纳、承载之功。比如把脾主运化、主升清、喜燥恶湿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用“稼穑”之土来形容。
金曰从革:“革”通“格”,引申为变革、肃杀、收敛、清洁等特性。比如,把肺以清肃下降为顺,不喜湿热之邪,喜润恶燥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用“清肃”之金来形容。
水曰润下:即有寒冷、滋润、下行、闭藏等特性。比如,把肾所藏精气为生命之本基,其生理功能以封藏为顺,喜温润炎热、畏寒凉干燥用“润下”之水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