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需要卫冕几次?
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军团可谓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在近几日,却出现了一组让人哭笑不得的数据: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选手收获多少块金牌?由于参与的项目不同等原因,此数据并不为0,但统计下来的数字却是“4A”。对于这四块“隐身”了的金牌,媒体竟也是无计可施,只能以假想对手的方式,为这四块金牌做了一个假设性的采访——如果你获得了冠军,那么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想必答案一定是“露露脸、登登榜”吧。
然而,回顾本次奥运会上的“隐形”冠军,并非中国独占,世界其他各国的选手亦是如此。为什么本该露脸、本该享受国民欢呼的赛场上却悄无声息呢?这其中缘由,除去各选手自身关注度不同等原因之外,更多的则是因为这些运动项目的比赛时间、比赛地点的问题。由于这些项目多是小众项目,且多放在白天,甚至是清晨进行,参赛的运动员又或是来自世界各地,或是名不见经传的新人,或是只擅长本项运动的“专业户”,比赛的看点不多,影响力也小,人们自然对这类比赛不甚关心,更不用说在电视前观看直播或是转播了。
试想一下,如果这三项冠军——跆拳道49公斤级、拳击男子52公斤级和拳击男子69公斤级的比赛都放在晚间进行,其关注度是否会有所不同呢?答案也是肯定的。而这样的例子,在整个奥运会上亦是不少。现代五项运动的产生、发展,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在19世纪末,从欧洲各国传出的各种竞技项目杂沓而来,尽管有的来自皇宫贵族的娱乐,有的来自民间的比赛,但几乎都带有很浓的竞赛色彩。而当时的奥运会只是小规模的国内性质的赛事。直到1904年,在美国的肯尼迪总统的提倡下,奥运会才成为国际性的体育盛会。也正是这一次奥运会,增加了拳击、马术等项目。
之后的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现代五项运动才正式成为奥运会的一个参赛项目,其比赛地点并不固定,比赛项目及比赛顺序时常会有改变。
而具体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诸如攀岩、滑板等极限类运动,以其极高的技术含量和充满挑战的特点深得一些年轻人的喜爱。但是这类运动的热度却无法在电视直播中得以延伸,其运动员难以跻身世界顶级行列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他们所从事的项目小众、难度大等特点,而在于他们无法在一个更大型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能力。就像攀岩,虽然其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19世纪末,但真正被大众所熟知,还是在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1993年执导的电影《侏侏纪公园》之后——其中的登山场景就采用了攀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