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红利是什么意思?
“体育红利”,是2013年《全民健身条例》中提到的概念; 它的提出,是基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民众健康水平的实际情况。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到80年代末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人民群众的生活还没有得到极大提高,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发展体育,增强体质”的口号和方针,体育在那个时候是被作为“强身健体”“增加劳动力”的公益事业来发展的。
一直到90年代中期,虽然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我国仍然没有成为“体育大国”,所以我们还是强调“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性。 直到进入了新世纪,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我们有了实现“体育强国梦”的基础和条件——群众的健康需求和体育需求不断增长,但我们的经济和市场条件已经允许我们把更多的资源向体育倾斜,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所以到了2008年以后,我们开始更多地提到“享受体育”的概念,并努力让体育运动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此时距离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转变过程中,“体育红利”就体现了党和政府带给人民的实惠——除了免费的教育和医疗外,人们可以通过参与体育锻炼得到更大的身体收益和精神收益。 那么如何才能享受到“体育红利”呢?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体育红利”是给每一个人带来的福利,但是要享受这些福利你必须要为之付出一些代价(时间、金钱或精力),这个代价可能是一个人的成本,也可能是你为你所爱的体育运动付出的成本——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当你在为一项体育运动付出时间、金钱或者精力的过程中,实际上你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在消费这一项运动,你也是在消费“体育红利”——正如我在旅游时所花费的住宿费和餐饮费一样,我实际上是在消费酒店和旅店的“红利”,只不过这种“红利”是以我的时间和金钱为代价换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