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艾有什么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报道: 上面这篇报道来自2018年3月27日《解放日报》,报道的内容是“上海研制成全球首个治疗老年痴呆的药物”。这个药物是由上海药物研究所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共同研发的,其有效成分就来自于针灸刺激穴位而产生的特殊物质。
这种物质被命名为“脑啡肽样物质”(BiP),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可以保护并恢复神经元功能,从而起到治疗老年痴呆的作用。 其实,对穴位进行化学刺激而得到的有效成分在医学界早已有所研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国外就有研究者对穴位注射化学药物或灌胃给予化学药物来防治小鼠实验性糖尿病;之后有研究者给大鼠注射苯海拉明以观察其对神经根有无影响[9];八十年代又有研究者给小鼠注射谷氨酸,探讨其对学习记忆等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某些化学物质通过注射到穴位后可以产生类似针灸的感觉和运动效应,也可以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目前,已经发现的对这些化学物质进行定位的研究大多来源于西方医学者。
而在我国古代医术中早就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描述,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如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吹鼻法”:“此药入鼻即消,鼻窍通利,对鼻塞不闻香臭有特效。”“点眼法”:“治暴盲,散风明目。”[10]清代张璐在《本经逢源》中提到:“凡药之入口,可止痰生吐者,皆以其味酸苦涌泄也。惟薄荷、皂角,因气味芳香,能上达头脑,下通足趾。薄荷叶洗擦眼部,可去风行血;皂角刺捣碎滴耳,能通窍聪耳……盖经络流通,病则少退。”这些记载的用药特点与现今穴位注射给药的特点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