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该怎么玩?
先泼盆冷水,中国金融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马上出现国际竞争力,甚至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对国际金融体系的挑战。 说点虚的,金融的本质是什么?我个人的理解是交易,任何金融工具的诞生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交易需求(不管是理财还是融资)而诞生,所以你看,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不同期限资产的偏好;信用卡的出现和普及是因为人们对消费和信用需求的增加;P2P网贷的出现是因为传统贷款机构无法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那现在回过头来看看中国的金融业,可以说绝大部分金融机构就是为了满足政府政策目标的需要而产生的--比如为了扩大内需和刺激消费,出现了信用卡、信贷资产证券化、消费贷;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和“三农”的发展,出现了中小企业贷款平台、村镇银行、小额担保基金;为了应对国际资本的冲击,建立了四万亿投资计划、信贷规模管制、外汇管制。可以发现,这些金融创新都是在满足特定时期的政策目标,是有很强“政策工具”色彩的。 而国际上领先的金融体系则是以商业信贷为中心的,金融机构的诞生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而不是政府的意志。企业会根据市场利率来调节资产负债表的流动性需求,从而自发地产生信贷需求和供给。个人也会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信贷需求。
这就是为什么国内很多互联网金融公司都宣称要颠覆传统金融机构的原因--因为他们提供的产品正是基于市场利率的供需变化而产生的,而并非出于什么政策目的。而一旦他们的产品能够真正满足用户的信贷需求,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他们自然可以在市场上取得成功。 所以可以看到,我国的金融改革的进程一定是先满足市场的供求,然后才会逐渐形成市场化。而这其中的关键是监管者要放下政策工具的执念,让金融完全回归交易的本性。
在笔者看来,未来中国金融可以且必须走一条高精尖的发展之路,
这个高精尖不是互联网的高精尖,而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高精尖,中国金融要通过不断创新,构建新型的高附加价值的金融产品与金融工具为起点,为实体经济提供创新服务,只有在这样一种路径的创新之下,才能完成整个中国经济的创新,并由点到面的从金融的创新引领到实体经济的创新。
在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创新”一词多次被提及,全会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要求“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由此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十三五”期间,创新将会是中国一切政策的核心。与会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在10月29日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再次强调了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实现现代化,必须要有创新,靠科技的力量”,与此同时他特别强调,“创新也是人的发展的根本动力,一个人想干一件事,有创新就有希望了”。
创新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希望,是国家的“核心动力”。这种创新,绝不仅仅在科技层面,在金融这种支持实体经济的核心经济部门,创新同样不可或缺,创新同样重要。中国金融必须且只能创新,而且需要不断创新,以此构建中国经济的“双引擎”。
从2012年开始“中国式托宾税”开始被国内学界和政策界频繁提及,所谓中国式托宾税也就是对于短期金融交易课以一定的税收,这样以此遏制国内游资对于银行体系的频繁套利,抑制金融脱实就虚现象的恶化。这种托宾税的目的在于降低金融市场的投机情绪,将社会资金从投资于金融资产的“内循环”引导到投资于实体的“外循环”中来。这种托宾税的改革措施,在一些政策性的研究与讨论机构中得到了相当的重视,甚至在个别场合已经得到了某些决策部门的支持,这在最近召开的“金融四十人年会”上可以得到充分体现,然而,不可否认,中国目前实施托宾税的现实条件依然不成熟。
金融创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力量,现代经济理论与现实的发展都表明,金融创新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从本质上来说,任何金融创新的动因不外乎规避管制以及节约交易成本。但是,金融创新在发展过程中也确实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其一,由于过度的金融创新导致金融过度发展,从而使得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从而形成“脱实趋虚”的倾向。其二,金融创新使得风险定价与风险管理机制存在漏洞,从而导致金融危机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