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拉不动内需?

向南疾向南疾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我早就想过了,我觉得主要原因有三点,分别是思维观念、财富分配和基础设施。

1.思维观念。主要是指人民群众对于消费和投资的态度上的不同。这主要是由传统文化中的储蓄习惯导致的。“攒钱”在国内一直是一种美德,哪怕是在人均收入最高的深圳,很多人都是持有一种“攒钱买房”的观念。因为国内的主要金融资产是房产,房价一直飙升,而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一直很好。在这种背景下,民众自然倾向于把钱攒下来,等到有条件了再去消费。这是一种非常健康的消费观。 反观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美国的居民也是以储蓄为主要形式的投资。但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人们的理财观念发生了变化。在之后的几年里,美国人开始疯狂的消费,因为他们意识到钱不是越存越多,而是消费出去才能赚钱(买的东西越贵,赚的钱就越多)。于是美国人的负债越来越高,消费也越来越高。这种通过借贷来消费的模式确实能够短期内激活内需,但从长远来看,经济的泡沫越来越大,风险也会越高。

2. 财富分配。主要指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例。这个指标在宏观经济学里非常重要。它的计算公式是:居民可支配收入 = 城乡居民总收入- 税收 – 社会保障支出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我国GDP总量为63646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748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5799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1098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 如果把全社会当作一个“人”来看待,GDP就相当于这个人的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总和相当于这个人的工资加上各种补助和福利。税收和社保支出相当于缴纳的各种税费。这样计算出来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才是老百姓真正到手的钱。 而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一直在下降,从改革开放之初的7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50%多一点。这意味着百姓手里真正能够用来消费的钱并不多。很多收入高的国家都是这样,比如美国,虽然GDP很高,但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只有60%左右。为什么发达国家最终消费率都比较低呢?原因就是居民可支配收入不高。要想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要么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税率,让财政收入增长,要么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让财力向基层倾斜。总之,只有提高税收和社保支出的比例,才能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而拉动内需。

3.基础设施。这是指交通、通信等社会总成本中的基础设施费用。这些开支前期可能看不到效益,但能够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而且,好的基础设施能够提升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让人们敢花钱、尽情地花钱。

余孝炎余孝炎优质答主

要拉动内需,就要从收入着手,也就是提高购买力、降低房价、扩大就业。扩大就业和提高收入,都是长期的事,但降低房价却可以立马见效。因为房地产在中国有超然的地位,如果可以大幅度降价30或40%,马上就能把中国人口袋里的钱都释放出来,房子虽然会便宜,但房价还是在上涨通道上,所以房地产商也不会反对。这样,中国人在一段时间就会疯狂地进行各种消费,中国的内需立马就拉动了。

房子降不了价,说穿了是中国政府也愿意如此,因为土地财政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财源,只有高房价才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地方政府征地拆迁的积极性;同时高房价也会让地方政府和国企购买更多的土地资源,为将来保值增值奠定基础,所以房价在中国不可能降低。

中国人均GDP只有4000多美元,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但房地产价格已经超过了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所以中国不可能通过降低房价来拉动内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