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不缺多火?
俗话说“五行不缺”,而现实生活中,人们总会或多或少有这种缺东少西的情况,有人平时看上去很爱发火,总是火气很大,就觉得这是体内缺“水”的表现,其实这不一定是肾阴不足、体内缺“水”引起的,中医讲求辨证论治,不能单凭一个症状就给自己下结论,所以你多火可能是……
肝火
“肝火”一词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脾气大、易发怒。中医中的“肝火”也是与人情绪激动的状态相关。肝火旺之人,常见胸肋胀满、口苦口干、急躁易怒,严重者甚至可出现呕血、衄血等。中医有“肝苦急”说法,喜(怒)为肝志,所以平时可以适当多培养、保持愉悦的情绪和心情。同时少食辛热煎炸、肥甘厚味之品,如烧鹅、油条等,多吃菠菜、芹菜、香蕉、苹果、梨等甘寒护肝柔肝之物。
胃火
胃火较盛的人可有形体消瘦、易饥多食、口燥咽干、牙齿疼痛等症状。一般建议日常三餐饮食规律,少食辛辣、热性之物,如辣椒、羊肉、韭菜等。平时可多用桑叶泡水喝;食疗方推荐石膏粳米汤:生石膏30g,粳米50g,同煮汤,可清胃火、滋营养阴。
心火
心火盛的人多有心烦失眠、面赤口舌生疮等表现。若为实火所致,可加用莲子心9g泡水喝;若为虚火所致,则可用麦冬、五味子。另外,日常生活中应少食辛辣(如辣椒、大蒜)、温热(如羊肉、狗肉)之物;保证高质量睡眠,忌熬夜。
肺火
肺火较旺的人多有口燥咽干、干咳少痰、痰中带血、胸痛等症状。素有虚火之人大可用麦门冬汤,由麦冬、半夏、人参、甘草、大枣、粳米组成,以滋养肺胃,泻肺降火。
肾火
肾火较盛之人多形体消瘦、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午后颧红潮热等表现。日常生活中宜多食甲鱼、百合、莲藕、荸荠、梨、鸭肉、香蕉、山药等甘凉食物,少食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及辣椒、葱、蒜等辛辣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