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别墅叫什么?
古代有别墅这个称呼吗,肯定是没有的,现在一般认为中国的第一座别墅是李泌的“卜天寿庄园”也就是中世纪欧洲有名的庄园主住的地方一样,但是这里没有水景(其实也不能算是水景吧) 这是第一座有记载的私人住宅建筑,那么它究竟是不是别墅呢,我查了大量的资料都认为这不是一座标准意义的别墅。
因为在中国古代的住宅制度里,贵族士大夫等级的住宅是由礼制规定的,规模大小、位置、形制都有规定,这是严格受到法律保护的,哪怕你有钱也不行,比如汉文帝的舅舅刘钦犯了错,皇帝让他出钱修建住宅,结果他超了规制,就被皇上严厉批评了一通,可见在封建王朝,哪怕是国力最弱的汉唐,对于贵族阶层的住宅制度是非常看重的。
那么李泌这座宅子的问题在哪里呢,问题在于它离长安太近了,按照规矩大臣的住宅离都城应该有一天的路程,李泌这离长安也就几公里而已,而且从造型上看也应该不是私人的住所,因为传统的住宅都是坐北朝南的,而这座庄园却是东西朝向的。
所以我个人的判断这座建筑不是别墅,而更像是个别业,意思就是有钱人可以来这儿玩玩,观赏下风景,享受下田园生活,但不能长期居住。
熊天优质答主别墅一词源自法文Villa,本意为乡间住宅,后来在不同国家不断的发展变化,衍生出多种风格样式。
在汉语中,“宅”和“第”都曾分别指称过有等级差异的住所。而“别墅”这个词是“西化”的结果。我国古代的“别墅”和现代意义上的“别墅”完全不是一回事。 古代的“别”字,是“另有”、“另外”、“其他”的意思。“别墅”这个词语,用来表示其持有者在已有宅园之外的“另外的房产”。它主要用于官员在京城的房宅。古代的京城是严格管理的地方,普通老百姓是不许久住的,更不用说建“私宅”了,官员就不同了。
所以,官员们在京城自然应有“另外的府邸”、“另外的住宅”、“另外的房宅”了。因此,“别墅”成了官员在北京等地的“房产”总称。汉代许慎著《说文解字》中对“别墅”的解释就是“在郊野的住宅。” 有“别墅”身份和条件的,首先应当是帝王。汉代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记述了汉武帝在京城所在的关中地区的“别墅”———上林苑。上林苑号称三百里,其内还有著名的“阿房宫”,宫的遗址至今犹存。
汉代帝王还有“甘泉宫”、“阳宫”、“未央宫”、“建章宫”等等“别墅”。汉代大臣中也有“别墅”的。有位叫丙吉的丞相,在长安城门外有田地数十亩,这数十亩地和今北京寸土寸金不可同日而语,但在长安地区确是可称为“别墅”。
汉代有个叫王章的,官为京兆尹,后来“犯了法”,其“罪状”中有一条就是“长安市有其贩官寺邸数千万,及私过其郎吏,至夜遗衾褥衣物以为奸私之赂,皆不道也。”这贩宫邸,就是私卖“别墅”,而“私过其郎吏,至夜遗衾褥衣物”,应是王章在京宅中的一些“私过”。
可见古代的“别墅”,非帝王将相大官僚巨商大贾者不能拥有。那时的普通老百娃,连“一官半职”也没有,休想有“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