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巳五行属什么?
先秦时期,人们用干支纪日,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大戴礼记·夏小正》记载,“正月曦始旦……二月震节受薪,卯为日始”;又载,“三月清明秀;四月少玄幽,五月乾广耀……十二月坤元章。”古人将每一个月都分为初、中、末三个时期,以每月的第一天作为这一月的开始,并分别赋予它以不同的颜色,以红、黄、白、黑、青分别代表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等十二个月的初期、中期和末期。 在一年之中,人们最关注的是二十四节气,因为这些节气标示着农作物生长的高潮期。为了便于记忆这些节点,古人发明了“歌咏”的方法——将每个节气划分成三个阶段,每段十个天,各用两句诗来表示。例如“惊蛰”分三候,第一候是“东风解冻”,第二候是“蛰虫始振”,第三候是“鱼上冰”;春分分三侯,第一侯是“雷乃发声”,第二侯是“蚯蚓出”,第三侯是“草木新生”。每一候都用一句诗来表示。
到了宋朝,出现了“节气歌”。这首歌这样唱道——“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一声雷,春分大地春。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茶菇熟,小满豆荚满。芒种雨绵绵,夏至电光闪。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晚风清,处暑热渐减。白露不见水,秋分夜渐长。寒露霜降起,立冬小雪止。大雪冬至临,小寒大寒至。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声霹雳,春分大地回。清明祭祖忙,谷雨种大田。立夏酒醉杨二郎,小满瓜果甜。芒种田间忙,夏至火炎炎。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天气凉,处暑热气消。白露结露水,秋分昼夜平。寒露霜降到,霜降百草枯。立冬小雪早,大雪冬至迟。小寒大寒又一年。”
由于“二十四节气歌”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和传播,逐渐流传开来,并且越传越广。 然而,这并不包括“天干”。至今仍有人不知道什么是“天干”,更不知道10个“天干”是如何命名的。 其实,“干”指的是宇宙中的恒星。而“支”则是指太阳系中的行星。我国古代天文爱好者发现,在天文学的周期运动中,地球公转运动大约365天,太阳在天空中大约作一周的运动。这两个运动的周期恰好相差12个时辰,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个公历日”。他们就把这两个运动各分成12等份,每等份对应一个“节气”。其中把公转365天的运动划分成24等份,每等份是一个“节气”,称之为“地支”。而将太阳在天空中一周的运动也划成分24等份,每等份用一个特定的字母表示。因为太阳每天经过的星座不同,所以每一天都有各自的名称。这种用“子丑寅卯……”指代的用法,其实是从汉代开始的。汉代刘歆在《三统历》中首次引入了“天干”的概念。他说:“至于王莽之封禅,汉武之求仙,冀为河清,幸见延年,此皆虚妄,故不得复行用事。唯干字独全于今,尚为世人所重者,以其实在天象之中。虽不可见,然依阴阳消息之法推之,一二千年间,天数可测矣。”意思是说,汉代以后,“地支”越来越普遍地被用于纪年、纪月、纪日了。而“天干”虽然依然存在,但已退居次要位置了。可是它依然保留了“阳”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