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代表什么生肖?
“五更”有两种解释方法,一种是按地支记时,从戌时(19点至21点)开始计算,每过一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就称为“五更”,一直到卯时(05点至07点)为第五更;另外一种方法是按农历月份计算,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十二月为丑月,每一个季度的第一个月称为“孟月”,第二个月称为“仲月”,第三个个月称为“季月”,每一季最后一个旬的最后一天称为“末旬”,最后十天称为“终旬”。在十二个月中,正、二、三月是春季,叫做“三孟”,四、五、六月是夏季,叫做“三仲”,七月秋季,八、九、十月冬季,十一月腊月秋季,十二月大寒冬至小寒,春天到来之前最后的一天称为“大寒尾”,所以大寒节气是大寒立春两个节气的总称,是“三孟”的收尾。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从冬至开始的,每个节气都有确定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而春分则是唯一一个分界点,春分前昼夜长短平均,各十六天,春分后白天渐长,夜晚渐短,直到夏至达到昼夜等长。在立春之后,惊蛰之前,正是天气渐渐回暖,万物生机勃勃的时候,也是一年春耕开始了的时间段。
《逸周书·周月解》中记载着一段关于立春的记载:“立春节至春分日,天子率诸侯亲往耕作,行六典,乃礼神,祭先农,然后赏赐于群臣,赦免囚徒,颁赐五谷种,命有司民颁布田畴,天子自乘马,驾弓射百禽。”这段记载说明了立春日人们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天子率领群臣亲自耕作,祈愿获得好收成。
古代有一个计时工具叫铜壶滴漏,又称“水钟”,是一个形状如缶,底部有孔的铜壶,里面放进石子,上面用一根绳子连接着一根垂直的线条,当水滴入壶底时,线就会移动,根据线的高度就可以知道时间。这个装置最早起源于西域,汉王朝时期传入中原,在唐代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