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哪有庙会?
庙会源于庙市,随着香火热闹而兴旺起来,它不仅是宗教场所,还是物资交流场所和文化娱乐场所,是中国古代民间宗教、民俗文化、传统经济、体育娱乐的载体。西安地处黄土高原,历史上有大小庙宇3000多座。在西安,一些庙会至今依然兴盛。
广济时庙会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前后,西安东关(建国路)广济时庙会热闹非凡。广济时庙相传建于唐代,庙前街叫东羊市,1950年代被拆除,仅存一亭,在建国路与东大街交界处。
小雁塔庙会
农历六月初八至初十,西安小雁塔西南角(今南稍门十字一带)及东南隅小庙场上,都要举办庙会。清代康乾年间,小雁塔庙会盛极一时,民国时期,小庙场的庙会仅存四五家摊位。
鼓楼庙会
民国时期,农历八月初一至三日,鼓楼广场搭上戏台唱秦腔,唱戏三天。唱戏期间搭有小棚出卖凉皮、面皮,附近饭馆还出摊经营。西安解放后,这里逢农历五、十日有大集,每逢周日有时还搭台演公益秦腔。
书院门庙会
现西安文昌门内,自清末民初起逢五、逢十日为书院门大集。西安书院门自古就是文教之地,历史上汇集的碑刻多为历代著名书法家如柳公权、颜真卿、怀仁、褚遂良等所写,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民国时,这里除经营字画、古玩、碑刻外,还有卖盆景山石、根艺、文具、古旧书籍的店家。文房四宝、名人字画、碑帖拓片使书院门文化气息十分浓郁。现为西安文化一条街。每年正月十五民间“闹秧歌”时,各路秧歌队都到这里献艺,因此每年庙会从正月初十就开始,至十五日进入高潮。
八仙庵庙会
八仙庵位于西安市西大街北侧,在清代原为道观,1865年陕西回族林清在这里创建伊斯兰教门宦后,八仙庵变成清真寺,但旧时仍称八仙庵。
每年3月10日之后,为纪念清嘉庆年间陕西伊斯兰教起义领袖高登霄,这里举行庙会,当地回族群众来这里献茶献斋、礼佛还愿,并开展各种民间娱乐和商贸活动。
洒金桥庙会
洒金桥由来有二说:一说古时金市(今西大街)买卖金银者,时常将碎金末、银末散落,经小桥流过,故名;一说是过去这一带多金匠,他们有时将金屑撒落入水,金光闪烁而得名。洒金桥一带自清末有物资交流庙会,每逢农历二、七日“小会”,会期一天;每月逢五、逢十为“大集”,会期二至三天。唱秦腔是洒金桥庙会的保留节目,小会期间搭一戏台,唱两三天;大集,则搭两三台,连唱七八天,庙会热闹非凡。
东岳庙庙会
东岳庙在今市二府街东、钟楼东边的东关正街北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旧时庙会农历三月二十日、二十一日两天,东岳庙内及庙西小广场上,商贩云集,热闹异常。庙东正仁巷、五谷庙巷各路秧歌队、社戏连台演唱。
回民坊大集
回民坊大集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始至三月初九结束,共有七次会期,逢五、十为集日。是时,有各种戏曲如秦腔、豫剧、曲子、道情、眉户等连续多日演出,这里还是西安回坊美食荟萃之地,为西安规模较大的年节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