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怎么介绍?
五行理论源于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人对生活和宇宙万物观察思考的基础上的一种推理和阐述。五行有生长,强健,衰老的演变过程和抑制、克制、调和等循环规律。五行学说的循环规律和辨证思想,应用在中医学上用来阐释人体 的生理病理现象,以及用来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医五行学说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将人体的五脏、体表组织、自然界的诸多事物和现象,分别归纳于五种要素,并以五行的生克变化来说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被称为五行学说。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虽然错综复杂,但都能用金、木、水、火、土这五种要素之间的相生相克规律来说明。将五行中的五种要素同人体的五脏相类比,再把人体以外的万事万物也归纳到五种要素之中,使之归类有序,并认为五行要素与人体五脏之间以及五脏内部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联系,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缩小了的宇宙,宇宙万物的治乱变化,同人体五脏之间的生理机能、病理变化存在着相应的关系。这种学说虽然存在着不少牵强比附的臆说和迷信色彩,但作为哲学思维,它以人体和自然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为前提,以协调与统一作为基点,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联系起来,作为整体性的辩证施治的指导方法是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