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影子银行业务?
影子银行,直译为“银行的影子”,是指因不受监管或监管不足,而存在风险隐患的具有信贷性质但不持有银行牌照的机构。
“影子银行”体系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 hedge funds、结构性投资载体(如SPV、SPC等机构)、资产证券化、市政债投资机构、掉期交易商等机构以及各种形式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和金融衍生品。该体系虽然没有银行的名称,但实际上具有类似银行的中介功能(即将社会闲散资金配置到生产部门和经济体中),它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和发放贷款都是通过出售相应的金融产品来实现的,这种新型的金融中介被称为“影子银行”。
2015年8月,中国银监会首次专门就影子银行问题发布正式文件——《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应坚持“风险自担、卖者有责”的经营理念,理财资金应按照“穿透原则”被准确统计和填报,在实际投向方面“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并进行严格的比例控制与风险管控。影子银行的运作虽然有助于增加金融市场的创新,满足投资人的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也存在监管套利和内部治理不当等问题,蕴含了潜在的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