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时是五行属什么?
巴豆最佳答案
“五运六气”,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五运”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 每年的节气是按照公历推导的,有固定的时间节点,如立春为正月节,大寒为十二月节……每隔一个节气,就对应一个时间点。而每个时间点,都有其对应的五行属性。如此,一年52个节气,一周五天,一天就是二十四节气的一个节点,也就是十天干循环一次,如此,一年就有六十组干支组合。每一组的五行属性是一样的。 这就是古人推算出来的节气规律和时间节点,这个没有争议吧。 有争议的,是这个节点的五行属性是怎么确定的。这个问题,现在还在研究中。目前比较主流的说法有三种:
1、以节气的平均温度确定。认为温度最高的六月,属于火行,其余月份,分别属各季。
2、以节气期间气温变化的波动幅度确定。认为小寒和大寒期间气温下降剧烈,属水;立春节气以后,温度逐渐升高,至小满前后,属木;小暑大暑期间,温度最高,属火;处暑白露期间,温度逐渐降低,属金;霜降寒露以后,天气渐凉,属水。
3、以节气期间的物候特征确定。如大春分,春光明媚,草长莺飞,属木;大雪冬至,天地寂静,万物潜藏,属水。 再过一个多月就到立冬了,立冬之后,进入冬季,冬天是阴气盛行的季节,所以,冬令进补是利用冬季阳气伏藏于体内,有利于滋养五脏六腑的机会,通过补充能量,增加免疫力和抵抗力,抵御外邪入侵。
戊时是上午7点至9点,五行是土。
十二时辰,中国古人根据天干的排列,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而每个时辰对应着现代时间,用现在常用的时间进行计算,一个时辰为两个小时。
十二个时辰即十二个地支,每个时辰都按一定的五行属性来划分。
每个时辰和地支对应,子午为南北,东西对应卯酉,其余根据子午卯酉顺时针依次排定。
南北为水火,其为极点,在东西南北中又依顺时针方向依次分布着木土金土木共五个五行。
与天干所对应,支为地;而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属变化的物质,所以为生辰八字中的“阴阳五行”。而所对应的干支所用的字则为“天干地支”。
土的五行属性
木的生长、金的肃杀、水的滋润、火的温热,都离不开土的作用。脾胃同属土,而以脾胃两经为枢纽的经络系统功能旺盛,则可将自然界吸收来和从体内陈腐的物质分化、转输、布散到全身。
所以《素问·五脏别论》说:“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素问·经络论》说:“脾为封藏,为之四脏者,……脾藏营。”“胃味厚为阳……则沉之五脏。”“故脏会于脾而动,六腑亦会于脾而降。”这里所说的脾,包括了胃,所以张介宾注:“藏者,藏其所化之精气也。脾能藏营,胃能藏气。”《素问·经脉别论》所说营卫的“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和“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海也”,这些都是脾胃之气即后天之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