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合同怎么把控?
1、了解项目,包括设计图纸,合同条款等;
2、根据项目特点制定相应对策和流程,并落实执行;
3、审核招标文件(是否合法合规);
4、收集、整理、编制投标文件(商务、技术);
5、跟踪招投标过程(报名、获取文件、答疑、开标等);
6、安排人员投标,确保投标文件按时送达;
7、中标后,及时做好项目跟进及合同签订工作;
8、协调处理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9、组织竣工资料的汇总、整理、编目和归档。 每个环节都要认真细致地做好,保证项目的稳步推进。
项目前期 主要工作是明确项目要求(业主要求、设计要求等等),并形成文字材料。 甲方通常会通过发送询价单或发标书的形式启动招标程序,此时需要造价人员进行预算编制以作为投标报价的依据或者参考。在初步掌握项目信息后,造价人员需仔细核对招标文件中的各项条款,如有不明确之处及时向招标人(设计院)或代理公司询问清楚。
评标期间 在评标期间,造价人员应密切留意各投标单位的投标文件所提出的相关条款,若发现可疑之处应及时向项目负责人汇报。
签订合同 在确定中标单位后,签约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首先要检查合同附件是否齐全(中标通知书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证明书、授权委托书、被授权人身份证复印件等);其次,应注意合同文本中双方责任义务的划分是否合理,付款方式是否严谨,违约责任是否详尽,解除合同的条件是否明确等等。
在建筑工程合同签订时,要注意条款的完备。建筑工程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应是相对应、相平衡的。权利义务条款不完备、意思表达不明确的合同,会给合同履行带来风险,一旦对方有意规避或拖延履行合同义务,己方将很难追究对方责任,或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去取证和追究责任。建筑工程领域受技术、市场、政策等因素影响较大,合同条款要注意涵盖对可能发生或能够预计的风险的处理办法。尤其是发包方,要对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提出明确、详细的要求,并约定违约责任,以督促承包方严格履行合同义务。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注意按约行事。发包方应当按期支付工程款,尤其是进度款,不能随意以各种借口拖延支付工程款;发现承包方的施工质量、进度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要立即向承包方提出整改或索赔,必要时可留足相关证据后暂停支付工程款;对承包方提出的工期、价款调整申请要慎重对待,及时确认或回复,否则可能被视为默认对方申请,为今后处理留下隐患;履行其他义务、行使其他权利也要以合同约定为准,有约定按约定,无约定按惯例,无惯例按法律规定。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注意保留证据。保留证据的目的是为可能发生的纠纷做准备。发包方要特别注意保存工程款支付凭证(包括转账凭证、进账单、财务记账凭证、承包方开具的发票、领款单、对账单等),否则一旦发生纠纷,己方就很可能在支付进度款的日期、金额等方面陷于被动。对工程款结算协议、竣工验收文件等重要文件,要特别注意保管好原件。对来往信函、会议记要、签证报告等过程性资料,也应一并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