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没有上市?
谢邀~ 这个问题我多年前就思考过,也写过相关的解答。现在重新整理一下发上来~ 中国目前处于一个经济转型的关键期,这个转型的核心就是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因此很多政策都可以从这个背景中去理解。
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其实许多行业都处在供大于求的状态。产能过剩是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因此为了抑制投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公平的市场秩序(消除市场垄断),促进市场繁荣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另一方面,中国的金融又极度不完善,所以为了解决产能过剩,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又不至于破坏市场的秩序和信心,就必须采取相对温和的行政干预手段。于是我们看到在2013年前后,一大批产能过剩的行业开始得到政府的关注,并进行调控。钢铁、煤炭、水泥等基础原材料行业首当其冲受到政策的打压。
这些行业的共性就是在过去一段时间迅速扩张,产能严重过剩,盈利空间被极大压缩。而且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以政府为主导力量参与了市场准入环节的竞争,形成了进入壁垒——也就是通常我们所指的“市场垄断”。 所以从国家层面来看,一系列反垄断的调查和出手,包括对阿里、腾讯、上汽等一系列企业的处罚,其实正反映出国家对于市场竞争和效率的关注。虽然短期可能受到企业利益的损失,但从长远来看,让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提高效率,降低消费者成本才是根本所在。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另一个因素,那就是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总体形势。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中,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其主导世界秩序的意愿空前强烈。面对这样一个“强人”,其他中小国家或地区只有屈服的份儿。而作为世界经济第二大省,中国是唯一有能力与美国抗衡的经济体。因此如何维护自身利益,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当前最引人瞩目的问题。
从历史上来看,任何社会制度的变革都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旧体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而新体制也需要一个有生气的载体。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孰优孰劣的问题。”
所以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角度来看,当下的中国市场仍然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市场。需要不断的调整和完善,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实现目标。而我们现在的努力就是为了减少这种调整所带来的负效应。 我们应该清楚,无论多么理想的社会体制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任何一次改革都有可能给我们带来阵痛,但我们必须作出选择,并且为此承担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