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何时成为金融中心?
1.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背景 首先,从历史角度看看改革开放前的上海在金融方面的定位。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西方国家的封锁和限制,新中国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金融体系来支撑经济发展,于是国家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央妈)并成为唯一合法的国家银行,接管了旧中国留下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加上后来成立的工商银行,新中国的四大银行就此诞生。其中,被划归央行统一管理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就在当时的北京中南海。
到70年代末,国际环境发生变化,需要加强同西方世界的联系和交往。此时,为了继续保持国家在金融领域的权威性,又不至于让国有银行一家断后,同时考虑到了深圳作为沿海城市的优势及对外开放的特点,中国人民银行于1982年专门设立了营业部,负责办理外汇和跨境汇款业务,办公地点位于深圳市人民南路3005号。
而正是从这个营业部开始,上海逐步建立了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为什么选择深圳呢?因为当时香港已经国际化程度很高了,而作为一个外贸占绝对比重的城市,深圳的外汇收入相当可观;更重要的是,在1979-1994年间,这个时期的对外贸易总额中,有20%是经由深圳交易的,这也为以后的全球化做了非常好的铺垫。
2.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成长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外滩总部基地的建成与陆家嘴的崛起紧密相关。这里曾经是一片淤泥地,在规划过程中,为了填平这块洼地,足足调集了8000多吨夯土,才筑起了现在的第一高楼——平安金融中心,也由此造就了“平地起高楼”的建筑奇迹。
在这里还有一座“镇楼之宝”——上海证券交易所。1990年12月成立的上交所,是中国大陆第一个面向全球的市场,也是中国第一个实行股票指数期权交易机制,以及第一个引入做市商制度的市场。这些大胆的改革尝试使上交所迅速脱颖而出,成为全球融资能力最强的交易所之一。
除了这两大地标建筑外,浦东开发还创造了另一个奇迹——GDP年均增速高达32%。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金融业前所未有的繁荣,仅以陆家嘴为例,金融机构就从2家飙升至600多家。 除却经济发展的硬实力,文化软实力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这里说的软实力,指的是上海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正如题主所提到的,尽管上海有着悠久的金融传统,但是其开放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在坚守传统的同时,积极吸收国外的资金和理念,为我所用。这也许就形成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特有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