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什么拔什么成语?

荀路通荀路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针锋相对 造句:小李和小王从小就是针锋相对的好朋友。(不能理解为敌人。)

针锋相对 :

读音: zhēn fēng xiāng duì

近义词: 毫不示弱、寸步不让 反义词: 俯首帖耳、心悦诚服

释义: 指针尖对针尖,比喻意见、观点等尖锐地对峙,各不相让。也比喻 brain to brain, match wits with, stand up to, meet..., point to point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十七卷 《贴经和尚》:“若是答话,即是一刀两段;若不对答,即针锋相对。你道如何?”

成语故事: 唐朝时,有个名叫惟宽的禅师,他从小出家,勤奋苦学,学问非常好。他在江西一带拜马祖道一为师父学佛法。

在学习的日子里,他除了认真聆听师父的教诲之外,一有空就四处到各处去参学,因此和其他道场的行家认识很多,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和心得也越来越多。后来,他年纪大了回到江西继续研究佛法,并且经常讲经说法。有一天,他在讲经的时候,讲到“如手取火,逢人即热”的句子。当他说完这句话之后,还特别强调了两遍。一个叫高沙弥的徒弟,就在底下问:“像手取火,逢人即热这个道理,在佛教里面,有没有一定的顺序或者说法呢?” 惟宽禅师听到徒弟有这样的疑惑,觉得这是一位很有慧根和悟性的人,就叫高沙弥到别的道场去参学。十年后,高沙弥学有所成回到江西,拜见自己的师父,说自己已经参学回来。

于是,师父就跟他说:“你去贴经堂挂单吧。”高沙弥来到贴经堂,住在一个单间,贴经和尚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高沙弥回答:“我叫高沙弥。” 听到这名字,贴经和尚觉得很亲切,便问道:“你是不是十年前随惟宽师父学佛法的?” 高沙弥回答:“正是。” 两人越说越投机,就约定,今后每天早上在门前的土场上比对话头。第二天天还没亮,高沙弥就来到土场,看到贴经和尚正坐在那里等他。他们就对起话来。高沙弥问:“你说的是还是我的好?” 贴经和尚答:“针锋相对。” 高沙弥说:“还是你说的有味道。” 贴经和尚说:“其实都是同一个味道。”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