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有没有管理法?
当前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记账法、标签法、盘点法、电算化管理法。但这些方法存在不安全性、依赖性、单一性、局限性、、复杂性的缺陷和不足。
记账法、标签法、盘点法是目前企事业单位运用最多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三种方法一般同时采用。记账法即在财务(或资产管理部门)建立固定资产分类明细账册进行管理;标签法即在每件固定资产上粘贴统一编号制作并包含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的固定资产标签。
盘点法即按规定的盘点时间间隔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复核。
这种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
一、管理不安全。
因为固定资产的账目、标签内容及固定资产管理的权限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人(或部门)处,他人无法实时监控,因此可能导致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人的道德风险,如毁损、私吞、低价出售等,使企事业单位和公共部门的财产损失,而无法得到准确和即时的信息。
二、存在依附性。
如果由于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人或部门的岗位发生变迁,比如转岗、离职、晋升等,则容易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无法连贯,新接手者需要大量时间去熟悉,因此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三、缺乏全面性。
记账法和标签法不能全面、实时、精确地记载和反应一件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比如从该固定资产的购入、使用、保养维护、转移、出售等全部信息。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人或部门只能凭借自身的工作经验来判断、掌控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不能及时发现及处理资产使用中潜在的问题。同时,由于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人或部门的专管属性,其他部门和领导的监督、指挥存在滞后性,可能导致大量资源的无谓浪费。
四、固定资产管理存在滞后性。
因为受人力、精力的局限和传统管理方法的制约,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人或部门不可能对成千上万的固定资产实施全面的、实时的管理,所以一般采取年度或半年度的盘点法。由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宽泛和松懈可能导致资产闲置、毁损、流失而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五、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存在不准确和不一致。
由于盘点法受管理人员的经验、水平及精力大限,盘点时间间隔相对固定,很可能导致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的不准确和固定资产管理账目、标签信息不符。另外,固定资产具有使用分散、转移频繁的使用规律,也很容易造成信息不准确和不一致。
六、固定资产管理的复杂性和工作量。
固定资产管理通常是一件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往往需要专设固定资产管理机构或部门(或专人)来实施管理,如单位、公司、企业等的资产管理部或财务部。固定资产总量可能在数十万件甚至更多,在采取记账法、标签法、盘点法实施管理过程中,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人或部门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且工作繁杂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