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投资26条是什么?
民间投资项目,是指民间资本作为项目法人依法进行的创业投资、商贸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 国家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参与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改制重组;鼓励民间投资者建立企业连锁经营网络和物流配送体系,开展现代流通业试点和连锁便利店发展;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者开发基础性和公益性的文化、体育设施;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民间投资进入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领域,加快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标准,并且经有关部门认定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民间投资项目,给予一定的信贷扶持和政策优惠;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民间投资项目,优先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计划。 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且带动就业能力较强的劳动密集型民间投资项目,给予一定的贷款贴息;对有商标注册和品牌优势的民营科技企业,在贷款规模范围内,经审核后可适当放宽信用担保条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实行优先审批制度。
(一)关于准入限制。我国现行法律允许设立的投资主体相当广泛,除国务院规定的少数行业外,其他任何行业都不再设定投资准入许可。同时,为了进一步降低市场壁垒,《暂行办法》从三个层次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一是对于自然人的投资,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一律取消审批制;二是对非金融企业(含内资外资企业)进行创业投资的,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行政审批;三是对非金融企业的生产经营项目的审批改为备案管理。
(二)关于登记备案。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明确相关机构的职责,《暂行办法》对民间投资的登记备案做了原则性规定。即:各类投资机构从事创业投资以及相关的经营行为,必须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而政府有关部门只能依法对民间投资的行为进行监管、提供服务保障,不得直接干预民间投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