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可以算在五行吗?
姓氏,从母系传承! 名字是父系烙印。 所以古人取名,有“姓”字,但没“氏”字——汉代编撰的《春秋》三传(包括《公羊》、《谷梁》)中有大量“言姓不言氏”的记载;而明代朱熹编撰的《礼记》中则全是“言氏不言姓”。 因为母系的姓氏是一个家族延续的标志,是母亲一脉的家族姓氏,只有作为母亲家族的一员才有资格姓这个姓氏。所以上古时期姓氏是一体的,叫姓或氏都没有错。但后来姓氏的来源区分了。姓来源于母系,氏来源于父系。到了唐代开始,氏不再作为父亲一系家族的象征,反而成了贵族男子的专用名。所以唐宋之后,古代男子称姓,女子称氏。比如杜甫的诗句“姓高名闲,世仕汉宫。”宋元小说中的女性多称为“某某氏”——元代散曲【双调·折桂令】中“管什么姓张姓李,只管风流济楚。”“不关心姓甚名谁,只关注花枝俏。”
那么现在呢?现代人的思维更开放多元,姓氏的概念已经被打破。随父姓还是随母姓,已经是个人隐私的选择问题,甚至出现父母双方共同立姓的情况——这样孩子就拥有了双姓。同姓的人并不必然是血缘关系(特别是古代异姓可婚配的情况下),也不是必须拥有相同的祖先。而且随着人口流动和移民比例的增加,同姓者可能拥有不同地区的血统来源。甚至出现了没有姓氏的人群,比如一些少数民族没有形成固定的姓氏习俗。
所以说,现在的姓氏仅仅是一种符号标志罢了。它可能代表了一个人的种族来源,也可能只是一个地域性标记——比如说“张三”这个名字可能代表了某省甚至某县的人口。但它已经不能像古代那样用来指代一个血缘家族的血脉传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