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公正什么意思?
题主的问题主要在于五行的“公”字,这个“公”字实际上有两个意思:
一者为“公平”,二者为“公德” “正义”的意思。 所以这里所说的“五行公正”就是说:五行是公平的(不私)、是有公正之德的(不偏) 其实这里的“公正”含义与我们今天所讲的“公平正义”是差不多的。
但“公正”这个词在现代汉语里是一个很常用的词,而在古代汉语里并不常见。 因此我们很难用古代的词汇给现在的孩子解释什么叫“公正”。比如《周礼》里的“立中制节”,郑玄注里引用了孔子的句子说“无求备于一人”,这就是很明显的“公”的意思了——不求全责备,也就是孔子说的“有容德乃大”。
所以古人讲五行相生相克,实际上是讲万物相生相克,因为自然界的事物不可能都是个体而存在的,它们往往是作为群体出现的——这就必然出现相互之间配合、协同的问题。
如果你是一个领导者,你手下的人员素质不高怎么办?用木克土的方法,多教育少惩罚,这是行不通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土木两者和谐相处,取长补短。 领导也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下属如果一味批评领导,那就是火上浇油,让矛盾不可开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领导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让其自我感觉良好,自觉弥补不足之处。
所以,我们在处理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的时候,讲究五行相生的道理,其实就是让我们在具体的事情上做到“公”“平”“正”“义”——这是很有道理的。 但应该指出的是,这种道理只是基于阴阳五行理论的一个方面而已,并不是全部。就像方程式一样,只是一个公式,而不是万能钥匙。
五行公正,即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时期,人类对宇宙间万事万物运化规律的总结性认识。它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认识自身和客观世界的规律是极其宝贵的财富。人与周围环境是统一的整体,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与周围“大宇宙”密切相关。人体内的神、气、形与自然界的气候、物象是协调统一的。人生活在自然社会环境之中,必然要受着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制约。
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许多组织器官在生理上是密切联系、相互协调作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传变的,从而构成一个功能活动的统一整体。同时,人体这个有机整体又与外界环境是协调的统一体。人体的组织器官在机能活动上分属五脏系统。人体与环境的统一及人体本身的统一,中医主要以五行来说明。
五行的起源比五脏等概念早而笼统,它是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不同性质事物的认识,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体会到这五类事物在自然界还可互相滋生(生我,我生)和互相制约(克我,我克)。把这种现象归纳成五行的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规律,并将此规律用于说明人体及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例如把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来说明五脏在生理上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协调关系及其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传变规律。
可见,五行在中医中的意义与现代人所理解的有质的区别。所以,即使中医用五行说明人体及人与环境的统一,也丝毫否定不了中医科学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