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何去何从?
中国股市的长期低迷是政策导致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在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金融动荡不止的背景下,我们还能继续期待政策的力量吗? 2013年下半年起,随着物价回落和去产能化的推进,央行开始逐步加息,到2014年5月,一年期利率已上升至3.75%。随后,央行又在6月和9月分别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2个点和5个点。
2015年开始,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资金蜂拥而至,债市和股市双双大涨。但随着金融监管政策的不断出台和实施,尤其是债券违约事件的频繁曝出,资本市场的火爆迅速冷却下来。今年初,面对低迷的GDP数据和不断扩大的通货紧缩压力,市场原本期望央行能够再度大幅降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央行却以货币供给量作为政策工具,通过公开市场大幅减持国债和ETF,收缩流动性。在流动性紧缺的情况下,无论是价值股还是成长股都纷纷下挫,大盘深 V反弹后再度下行,创出两年新低。
如果说之前的加息降准还有可预见性的话,那么最近两次的货币调控则显得十分莫名其妙——在通胀明显回落、通缩压力增大、企业盈利下滑的背景下,央行连续出手,不仅抑制了信贷需求,也打压了信贷供给,导致市场出现资金缺口,资产价格下跌。如此反复无常的货币政策让人难以捉摸,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当前经济的多元化失衡状态——产业过剩与产能缺口的矛盾、需求不足与供应过度的矛盾……多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决策层无从下手。
对于投资者而言,目前恐怕只能静观其变:一方面,我们要意识到宏观政策的调节效应正逐渐衰减甚至为负;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尽管短期利多因素已经耗尽,但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成功必然引发股市的上涨。所以,当前的回调正是长线投资者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