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预报哪里准?

充朗煜充朗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今天(2017.10.3)是国庆节第三天,也是中秋佳节。今年的中秋和国庆完美邂逅,组成了个「中国节」。如此特殊的节日里,青州的天气也格外应景——上午还是阳光灿烂,下午就狂风暴雨、电闪雷鸣! 作为在青岛长大的山西人,对青岛的天气可以说非常了解了。一般夏天的时候,青岛早上和晚上凉爽,中午热;秋天呢,早晚清凉,中午温暖。所以,青岛的秋天是非常舒适宜人的。 但是,今年秋天的青岛有点不正常……

进入十月了,温度反而越来越高,直到昨天,市区最高气温甚至冲到了34℃,这放在以前,那可是绝对不可能的啊!难道是青岛提前进入了夏季吗? 就在大家都懵圈的时候,今天的气温迅速下滑,午后狂风大雨突然而至,青岛市气象台还发布了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据@中国天气 今天发布的消息,今年第16号台风“艾莎尼”的中心位于台湾省台中市偏南方约540公里海面上,也就是北纬21.2度,东经128.5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25米/秒),强度等级为热带风暴。预计,“艾莎尼”将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方向移动,最强可达强热带风暴级或台风级(25~30m/s),4日凌晨移入东海东南部海面,然后逐渐向朝鲜半岛西部沿海靠近。

看着台风“艾莎尼”的路径图,是不是有点晕?先别晕,再来看看山东省气象台今天发布的预报—— 台风“艾莎尼”会不会给青岛带来强降雨和大风?会,但影响较小。原因是“艾莎尼”距离青岛太远,而且从路径图中可以看到,它将在山东半岛东部近海上空转向北走,然后在黄海中部往朝鲜半岛而去,基本上不会给山东带来明显的风雨影响。 但这已经是最近几个台风里,比较“厚道”的一个了!因为,前面的几个台风,对山东的影响都不算小。

比如,刚刚过去的9月中旬,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先后有两个台风生成发展,一个直接“横扫”山东,另一个给山东带来了暴雨和大暴雨。其中那个直接“横扫”山东的台风“利奇马”,给青岛造成的损失最为惨重。据青岛市气象局发布的数据,“利奇马”造成全市平均降水量527毫米,全市降水量为特大暴雨,全市受灾人口35.51万人,倒塌房屋360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2亿元。

再看看去年九月,给山东带来的“千年一遇”大暴雨的那个台风“温比亚”。这个台风可厉害了,除了给江苏带来了“史上最强的秋汛”之外,还让山东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长时间阴雨天气。

山东省气象台发布的气象资料显示,2016年9月16日—29日,全省平均降水量475mm,最大站点降水量达到794mm。其中,德州、滨州、东营和聊城降雨突破历史同期纪录,其他市也接近或超过历史同期纪录。 看看这张图片,雨下得那真是“没完没了”。

对了,还有2016年夏末秋初,给山东北部大范围造成洪涝灾害的那场雨水。当时,东北冷涡在华北腹地盘旋,导致山东多地出现持续性强降雨,部分地区出现山洪爆发、水库溃坝,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这么一整理下来,是不是发现青岛的天气越来越像咱山西了?不是我说,现在的青岛那是真!滴!蛮!横!

赫连晨丽赫连晨丽优质答主

青岛电视台与青岛气象台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电视台的播音员一般都是来自气象台。一般来说,天气预报中,降水预报准确率低于温度预报。对于“预报不准”的质疑,气象台方面认为,这与市民的判断标准存在差异有一定关系。

“有时可能市区没下雨,但市内四区甚至郊区都下雨了,有的市民就会认为是预报不准,但按照我们行规,只要市区降水量达到0.1毫米就算下雨了。”天气预报对很多市民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必备信息,每天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得。那么青岛的天气预报是否准确?

青岛市气象局工作人员介绍,青岛市区的天气监测点位于浮山气象台内,同时,监测数据还来自浮山周边如信号山等其他测点。青岛市气象台天气预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气象台每天播发的预报多在早晨5时左右出炉,预报员根据各类监测信息,分析计算出温度、降水量等要素指标,然后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预报文字的描述。有时天气会出现突变,预报员会及时对天气报告做出更改订正,然后通过网络等渠道告知青岛电视台。

青岛市气象台是青岛地区唯一的天气预警发布部门。按照规定,青岛台风、大风等预警信息一般会在青岛市减灾委员会发布决定的30分钟内播出,暴雨预警30分钟内播出,暴雪、冰雹等预警信息提前1小时播出。

气象台上述工作人员表示,有时候,一些预测指标显示有大雾天气,但在预警发布之前,大雾可能已经消散了,因此就不会再播发。“青岛天气预报准不准,这是一个很笼统的说法,降水和温度的预报准确率是不同的。”工作人员说,这主要与降水的特殊性有关。对于这种质疑,气象台工作人员也觉得很委屈,“受现代科技手段制约,天气预报是有一定误差的,市民应该理性对待这一问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