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生肖这么拆?
首先,我认为“午马”应该先被删除或者改成“未羊”的异体字“午”; 理由如下:
1、“午”字的字形结构发生变化了两次——第一次是“田”中间加一短横(金文)变成“日”“中”结构的“午”(小篆),第二次是在“中”的上部加两竖(隶书)变成了现在的“午”。如果按字形演变顺序,应该是先有“未”字后再有“午”字。而且,无论是“未”还是“午”,都是指天亮的时间(上午),并不涉及地支的排列。“未”和“午”的字形演变过程不应该包括“寅”或“卯”。在地支的排列上应当把“午”排得靠后一些。 “午”字作为时辰,现代汉语里指十二点到一点前的一段时间,这是现代汉字简化所致。在古代,“午”指中午,时间比现在要早一个时辰,大约下午一点到三点。可见,古人用“午”字来表示地支的排列是不合适的。 “未”在十二生肖里代表的是羊,而“午”代表的却不是马。所以从字义上看,“午”改称“未”似乎更合适些。
2、“午”与“未”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基本相同,都有“五”的意思,这给记忆带来麻烦。比如,“午”后面接表示时间的词语时,“五”字必须重复;同样的,“未”后面接表时间的词时,“五”也需重复。如“午时三刻”、“尚未过半场”等等。如果将“午”改为“未”,这些问题就都解决了。同时,“未”字保留了“木”旁,暗示着“未”的本义指的是草木茂盛,这与“午”的本义指耕种相比,更为自然。
3、“午”和“未”都是古汉语的助词,用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例如《礼记·檀弓下》里有这样一段话——“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束发,冠带,吃早餐……未明而朝,夕则燕居。”这里的“未明”即“黎明”之意。又如《战国策·齐策二》里有这样的话——“今太子迟之,请辞行,未至而太子寝矣。”这句话里的两个“未至”意为“还没有走”。这些用法都是“未”字较为合理的解释。 而“午”字作助词解则不见于古籍。因此说“未”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