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采和是属什么生肖?
“蓝采和”是属(牛)的,理由如下: 采和者,以五色纸剪五色花衣,乘篮而唱《竹枝》。蓝者,青绿之色也。春云淡淡,草色遥看,蓝采和者,乃牧羊之人披青草,踏春云而归,故曰蓝采和。 《竹枝》为蜀中歌曲,唐代入教坊,其声始繁。宋代苏东坡作《东坡志林》:“元符二年正月二十日,予在儋耳。既望夕,登望海亭,自号‘游仙’。作竹枝歌一阕。”可见此词是苏轼元符二年的作品,题下自注“望海亭”“游仙”。
“游仙”者,虚无缥缈、不食人间烟火之意。作者自号为“游仙”,正反映了他远离尘嚣、孤标傲世的心情。全词写景状物,惟情所到;写景则明丽生姿,状物则工巧清丽,抒情则深婉蕴藉。格调轻快明朗,音调宛转悠扬。上片十四句,下片十二句,前后共二十七句,句句用韵,无一非语出天然。
“采和”即“采华”“采乐”的意思。旧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采木花”之日,传说这天“群仙”都要下山游玩,直到新年元旦才回宫。民间于是有腊月二十四这一天不能扫地的禁忌。 关于“采和”的起源,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姜子牙封神后,自己却无位受封。他的夫人马氏却嫌他出身卑微,跟别的女人一起笑话他,一气之下,姜子牙便回了家乡。后来马氏后悔了,就让儿子去请姜子牙回来。姜子牙回来了,但只是给他个“扫雪之职”。姜子牙觉得待遇太低,就拂袖走了。
接着,他又吹箫要妻子回心转意,结果还是没成功。气急败坏的姜子牙拿着铲子进了厨房,对灶神说:“我一辈子没干过坏事,为什么把我贬得这么惨?你一定是弄错了!”说着就要用铲子砸灶神。慌得灶神连声呼叫“爷爷”。姜子牙听到喊声,立刻住了手,问:“你是什么人,敢叫我爷爷?”灶神答道:“我是玉皇大帝派下的灶王爷。”
原来如此!姜子牙顿时变了脸色,说:“既然你是玉皇大帝派下的官员,那我只能让你先回去了。明天早上,你再禀报玉帝,让他亲自定夺吧!”话虽这么说,其实姜子牙心里早已打定了另立朝纲的主意。
第二天,姜子牙就带了大批人马,向玉帝的灵霄宝殿进发。刚走到半路上,只见南天门里,立着一位道爷,头上戴着五岳朝天冠,身穿五彩祥云裙,不是别人,正是姜子牙的结义兄弟——燃灯道人。
姜子牙见了老兄弟,好不上前打个招呼?可是,燃灯道人却不理不睬。姜子牙很奇怪,问他为什么?燃灯道人说:“玉帝已经知道你的意图,现在正在灵霄宝殿上大发雷霆呢!” 姜子牙听了,吓得一身冷汗,连忙问道:“老兄弟,你看这该如何是好?”
燃灯道人冷笑一声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你还有脸问我?当初我再三劝你,不要再贪恋红尘富贵,你偏不信。如今闯下了这么大的祸,我看你怎么办?”说罢,转身就走。 姜子牙见老兄弟走了,独自一个呆呆地站在路口,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只听空中有人叫道:“姜子牙休得惊慌,吾来救汝!”定睛一看,原来是雷震子。 姜子牙见到自己的儿子,心中又喜又愁。雷震子见父王满面忧容,便问原因。姜子牙把事情的经过详细告诉了儿子。雷震子听了,皱起了眉头,说:“这事倒也不难,只要我父亲顶住王位,我就不认父王,一直喊到三天三夜,一定可以让玉帝回心转意的。”
“那王位谁来顶呢?”
“我来顶!”雷震子说。 “可是你顶住了,谁给我们做饭吃啊?”
“没关系!我可以不用吃饭。” 就这样,他们父子二人假装成了玉帝和灶君的样子,一直坐上了皇帝宝位。第二天,文武百官都来拜见新君。拜了一会儿,新君传旨,要众臣按照官职大小分别入座。众大臣一听,这新皇倒挺讲规矩,便按序坐下。 只听新君说道:“今日之会,本是有缘。因为天庭缺食,玉帝特命我等下凡筹粮。今在座诸位都是朝廷重臣,理应带头缴纳粮食。”说完,便命侍从打开金箱,取出文牒,一一登记在案。
众臣见新君办事公道,而且还特别勤劳,个个都心甘情愿地交了粮食。只有散宜生知趣,提前交足了四斛米。 新君得知,大加赞赏,说他是第一个献粮的大臣,应该格外赏赐。 于是,皇上降旨,赐给散宜生黄金一百镒、珍珠一斤,另有“采和”彩缎二匹。